新能源汽车十年规划_新能源汽车2012-2020规划
下面将有我来为大家聊一聊新能源汽车十年规划的问题,希望这个问题可以为您解答您的疑问,关于新能源汽车十年规划的问题我们就开始来说说。
1.北汽新能源开启下一个十年 将推40多款全新车
2.汽车人新“规划”出台,明确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方向
3.北汽新能源发布2029计划 比亚迪、长城将成新盟友?
4.新能源汽车15年规划报告出炉,2035年或成市场主流
5.发布新十年战略,东风悦达起亚5年内转型为新能源企业
6.未来15年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出炉,这些变化值得关注
北汽新能源开启下一个十年 将推40多款全新车
中国汽车工业尽管起步较晚,但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新能源汽车的“入场”绝对是最早的。很多业内人士也将其视为实现“弯道超车”的重大机遇。而作为领军者的北汽新能源已经摸爬滚打了十年,从2013-2014年的真正“破局”;到2018年再次进阶,北汽新能源目前累计产销已经突破50万辆,连续7年成为国内纯电动汽车销量冠军。1月15日,在北汽新能源全球伙伴大会上,北汽新能源党委副书记、总经理?马仿列宣布:正式挥别卫蓝之旅1.0时代,开创卫蓝之旅2.0新时代。他还表示,在未来的十年中,北汽新能源将丰富电动化与智能网联化深度融合的新能源汽车产品,打造3个以上电动汽车专属平台,开发11个新能源汽车产品系列,40余款全新产品。
1、连续7年位列国内纯电动汽车销量榜首
过去10年,北汽新能源用太多的第一来诉说它的辉煌:第一个独立运营的新能源车企、首个股份制改革的新能源车企、首个登陆A股的中国新能源车企、获得首张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等等。当然最重要的还是销量的第一,而且是连续7年位居第一。
作为北汽集团“高新特”战略的关键一环,北汽集团给与了北汽新能源强大的助力。斥巨资建设了目前行业唯一的国家级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打造了国内领先的新能源汽车试验中心。以试验中心为例,其一期工程就注资22亿元,拥有88个实验室,二期项目也在建设中。
以此同时,北汽新能源还不断深化与戴姆勒、麦格纳、西门子等全球企业的合资合作,并与华为、滴滴、百度等新兴企业联手,推动新能源技术与智能网联技术的深度融合,为消费者打造符合心意的纯电动汽车产品。
在刚刚过去的2019年,尽管市场下行依旧在持续,但北汽新能源仍然取得了出色的销量成绩。其中中高端产品销量占比提升至90%,品牌溢价能力显著提升,向上发展取得重要突破。按照北汽蓝谷发布的产销快报,北汽新能源全年销量为150,601辆,其中EU系列占整体销量近80%,稳居新能源车销量榜首,并且领先第二名(比亚迪元EV)近3万台。要知道,近期最为火热的特斯拉Model?3?2019年全年交付量也仅为92,550辆,不及北汽EU系列。
2、发布“2029计划”
从燃油车改装起步,到目前构建起全新平台正向开发的体系能力,北汽新能源形成大中小、高中低的产品矩阵,并率先布局了出行服务、能源管理、大数据平台等领域。
在北汽新能源看来,下一个十年,人类将从消费互联网迈向产业互联网,从人与人之间的连接迈向万物互联。5G、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等将加速汽车的智能化与电动化。所以2.0时代,北汽新能源将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首先就是构建数字化的研发能力,聚集全球优质资源、顶尖技术人才,建成领先的智能网联汽车研发中心;第二就是丰富新能源与智能网联化深度融合的新能源汽车产品型谱,也就是上述的40余款新车。
目前,北汽新能源旗下共有EX3、EX5、EU5、EU7四款车型,根据官方公布的规划来看,北汽新能源产品端将在2021-2022年陆续推出EX7、换代EX5和换代EX3。其所打造的BE22纯电专属后置四驱平台,可生产轴距从2700mm-3000mm的车型,覆盖A-C级产品,NEDC工况续航范围达到400km-650km,并且可实现自成长ID-Pilot2.0自动驾驶,并且预留自动驾驶至L4等级软硬件。
第三是实现C2M的个性化生产,建成集成客户、供应商、工厂和环境的大规模定制化生产模式,为客户提供卓越的个性化生产制造服务。
另外,北汽新能源还将打造涵盖锂离子电池、固态电池、燃料电池为主的“三位一体”的能源驱动系统,并成立车-路-云大数据管理中心,打造“融合式”全生命周期的客户服务体系,实现线上、线下、体验、交付一体化。与此同时,北汽新能源还要打造能源网与车、车与车、车与能源网的智慧能源生态体系,为客户提供智能智慧能源系统解决方案。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汽车人新“规划”出台,明确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方向
(文/张钰翊)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国家政策的指引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11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发布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为新能源汽车产业下一个十五年发展指明了方向。《规划》提出,到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动力电池、驱动电机、车用操作系统等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安全水平全面提升。纯电动乘用车新车平均电耗降至12.0千瓦时/百公里,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高度自动驾驶汽车实现限定区域和特定场景商业化应用,充换电服务便利性显著提高。
《规划》还表示,力争经过15年的持续努力,我国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质量品牌具备较强国际竞争力。纯电动汽车成为新销售车辆的主流,公共领域用车全面电动化,燃料电池汽车实现商业化应用,高度自动驾驶汽车实现规模化应用,充换电服务网络便捷高效,氢燃料供给体系建设稳步推进,有效促进节能减排水平和社会运行效率的提升。
与此同时,《规划》认为,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核心技术创新能力不强、质量保障体系有待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仍显滞后、产业生态尚不健全、市场竞争日益加剧等问题。因此,为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部署了5项战略任务:
一是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坚持整车和零部件并重,提出要深化“三纵三横”研发布局,强化整车集成技术创新;提升动力电池、新一代车用电机等关键零部件的产业基础能力;加快建设共性技术创新平台,推动电动化与网联化、智能化技术互融协同发展。
二是构建新型产业生态。其中包括支持加快车用操作系统开发应用;建设动力电池高效循环利用体系;强化质量安全保障;推进智能化技术在新能源车关键环节和全产业链的深度应用,进而推动形成互融共生、分工合作、利益共享的新型产业生态。
三是推动产业融合发展。推动新能源汽车与能源、交通、信息通信全面深度融合,促进能源消费结构优化、交通体系和城市智能化水平提升,构建产业协同发展新格局。
四是完善基础设施体系。加快推动充换电、加氢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互联互通水平,鼓励商业模式创新,营造良好使用环境。
五是深化开放合作。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和标准制定,促进形成开放、透明、包容的新能源汽车国际化市场环境,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增添共同发展新动力。
总的来说,《规划》的正式发布将对我国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起到重要作用。有网友表示:“希望能尽快完善充电配套设施,希望新能源汽车产业早日实现2035年的发展目标。”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北汽新能源发布2029计划 比亚迪、长城将成新盟友?
随着新《规划》的出台,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未来发展有了可供参考的方向指引。从新旧《规划》的不同中也能看出,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在从激进走向成熟务实。
文/《汽车人》卢山
11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一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
相比于上一个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已经过去了8年时间。这8年时间,全球新能源汽车的产业趋势、竞争格局都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如何抓住发展新机遇,解决发展旧问题,《规划》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下一个十五年发展指明了方向。
提高核心技术创新力,推动全价值链发展
在坚持纯电驱动的新能源战略方向下,中国汽车成为全球新能源产销第一大国。但与此同时,核心技术缺少突破、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质量体系不够完善、废旧电池处理需要加强等问题,在快速发展的市场面前也日益凸显出来。
《规划》对未来发展愿景中提到,到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动力电池、驱动电机、车用操作系统等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安全水平全面提升。纯电动乘用车新车平均电耗降至12.0千瓦时/百公里,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高度自动驾驶汽车实现限定区域和特定场景商业化应用,充换电服务便利性显著提高。
在新《规划》中,对于核心技术创新,以及以动力电池为核心的全价值链发展被放在了重要位置。
在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方面,《规划》强调深化“三纵三横”研发布局,以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汽车、燃料电池汽车为“三纵”,布局整车技术创新链;以动力电池与管理系统、驱动电机与电力电子、网联化与智能化技术为“三横”,构建关键零部件技术供给体系。
与此同时,《规划》也重点提及了建设新兴产业生态的目标。以生态主导型企业为龙头,加快车用操作系统开发应用,建设动力电池高效循环利用体系,强化质量安全保障,推动形成互融共生、分工合作、利益共享的新型产业生态。
值得关注的是,针对备受关注的废旧动力电池的回收处理问题,《规划》明确提出:“推动动力电池全价值链发展,完善动力电池回收、梯级利用和再资源化的循环利用体系,鼓励共建共用回收渠道。建立健全动力电池运输仓储、维修保养、安全检验、退役退出、回收利用等环节管理制度,加强全生命周期监管。”
《汽车人》观点:
目前,国内车企在多种动力系统的产品上已经布局广泛,特别是动力电池方面拥有了较强的市场竞争力。但是在关键零部件的供应链体系上,仍然对海外采购有比较严重的依赖。
今年的全球疫情,也让中国的汽车产业意识到了无法控制供应链所带来的巨大风险。下一个十五年,供应链的构建和强大势必将成为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核心技术上的快速突破,更有赖于国家力量的推进,历史上举国之力推动产业发展的成功案例,正是今天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参照。因此,推进兼并重组,打造龙头企业,建立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联合研发攻关机制,快速突破核心工艺、专用材料、关键零部件、制造装备的短板弱项已经刻不容缓。
随着第一代电动车进入产品生命周期末端,动力电池也即将进入一波淘汰浪潮。招商证券研究报告显示:到2020年底,中国将产生约24万吨的退役锂离子电池,2022年将产生53万吨退役锂离子电池。预计到2025年,也就是“十四五”末期,中国动力锂电池退役量将超过73万吨。
动力电池的回收处理和梯次利用需求已经迫在眉睫。一方面,动力电池处理不当将对环境造成持久性的严重污染;另一方面,尽管中国锂资源丰富,但受限于工艺制约,作为动力电池核心原材料的钴和镍仍然需要大量进口。动力电池最高可以实现70%的梯次利用,可以极大缓解依赖进口的卡脖子困境,实现新能源的可持续性发展。
深化开放合作,提升国际竞争力
面对目前的全球新能源竞争态势,《规划》中指出:加强与国际通行经贸规则对接,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对新能源市场主体一视同仁。
引导企业制定国际化发展战略,不断提高国际竞争能力,加大国际市场开拓力度,推动产业合作由生产制造环节向技术研发、市场营销等全链条延伸。
《汽车人》观点:
特斯拉一家独大、跨国车企跃跃欲试,正在严重挤压自主车企在国内的生存空间。中国汽车能否通过更高水平的开放合作,增强产业竞争优势,在新能源领域实现出口的突破,是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部分。
在“十四五”规划中,也对改革开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通过构建更加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高标准的市场体系,促进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增强我国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实现互利共赢。
历史经验表明,惟有开放才能更好地促进经济发展。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不能关起门来搞建设,只有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通过更大力度、更高水平的开放合作,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体系,才能为中国的汽车产业以及新能源产业注入强劲的可持续发展动力。
不搞“大跃进”,构建协同发展新格局
《规划》表示,到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动力电池、驱动电机、车用操作系统等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安全水平全面提升,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
随着汽车动力来源、生产运行方式、消费使用模式全面变革,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正由零部件、整车研发生产及营销服务企业之间的“链式关系”,逐步演变成汽车、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多领域多主体参与的“网状生态”。
相互赋能、协同发展成为各类市场主体发展壮大的内在需求,跨行业、跨领域融合创新和更加开放包容的国际合作成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时代特征,极大地增强了产业发展动力,激发了市场活力,推动形成互融共生、合作共赢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汽车人》观点:
从之前的25%到现在的20%,新能源汽车销量目标的务实化,说明了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在政策层面正在走向成熟稳健。
目前,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受制于多重因素的影响。一方面,是产品技术本身的发展更新;另一方面,是基础配套设施普及完善。此外,也包括整个供应链的健康状态,都对这个产业产生着巨大影响。
不搞销量上的“大跃进”,而是从构建协同发展的格局入手,帮助整个产业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以新能源为“抓手”,打造面向未来出行领域的整体生态体系,更有利于新能源作为国家战略的长期远景目标达成。(文/《汽车人》卢山,部分来源网络)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独家原创稿件,版权为《汽车人》所有。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新能源汽车15年规划报告出炉,2035年或成市场主流
文|贾天钰图|来源网络
在宣布了连续七年成为中国纯电动车销量冠军的战果后,北汽进一步明确了未来十年在新能源领域的发展路径。
1月15日,北汽新能源党委副书记、总经理马仿列在2020北汽新能源全球伙伴大会上发布了北汽新能源“2029计划”,提出了“一个目标,两大路径,三大举措,四大体系”的路线图。
“一个目标”是指“一个卫蓝梦,两个世界级”的企业愿景;“两大路径”是打造行业命运共同体和全面参与国际竞争。“三大举措”指:一是构建数字化研发能力;二是丰富电动化与智能网联化深度融合的新能源汽车产品型谱,未来将打造3个以上电动汽车专属平台,开发10余款新能源汽车产品系列,40余款全新产品,实现L4-L5级自动驾驶,智能网联汽车销售超过50%。三是打造AI工厂,实现C2M个性化生产。
“四大体系”则是从动力电池、智能互联、客户服务、能源生态等方面入手构建四大体系:一是以锂离子电池、固态电池、燃料电池“三位一体”的能源驱动系统构建多元化能源体系;二是基于5G/6G构建采集、通信、数据、分析一体化的车-路-云大数据管理中心;三是线上线下、体验交付一体化的无缝隙全新营销网络体系;四是建成车与车、车与能源网互通互联的智慧能源生态体系。
简言之,电动化、智能化未来将是推动北汽新能源产品向上和品牌向上的核心驱动力。但就眼下的行业形势而言,开放与共享才是北汽执行的最高战略。
比亚迪、长城纳入朋友圈
比如在最关键的动力电池领域,北汽就已将国内外的几大动力电池巨头纳入自己的朋友圈。
据马仿列透露,目前北汽与比亚迪的电池合作正在探讨和评估中,双方的合作除电池领域外,还涉及运营、技术等方面。“我们和长城也在合作。”马仿列说。而在比亚迪与长城之前,北汽已与韩国SK合资建设动力电池厂为ARCFOX提供配套,并与宁德时代进行深度绑定。
去年9月,北汽新能源与宁德时代携手推出全球首款高镍三元CTP电池包,首款搭载CTP电池包的量产车型正是北汽新能源EU5,双方还共同成立“1800伏特创新实验室”。随后,比亚迪“掌门人”王传福1月11日宣布,比亚迪新一代磷酸铁锂CTP“刀片电池”将于今年3月在重庆量产,并会搭载在将于6月上市的全新车型汉EV上。
从官方披露的信息与业内分析来看,宁德时代与比亚迪的CTP电池包都是为了降低成本、提升能量密度而生。但比亚迪的刀片电池将在低端纯电动车市场更有优势,而宁德时代CTP电池包则意在继续主导中高端市场。将二者均收至自己的阵营,北汽新能源对于占领本土市场乃至走向全球市场的决心与野心可见一斑。
共同做大新能源汽车蛋糕
就在本月初,北汽集团发布“大北京”品牌战略,宣布未来将以越野车品牌“北京”和新能源品牌“BEIJING”作为集团的两大核心品牌在国内和全球占据领先地位,在此基础上“大北京”将作为集团的统一名片走向世界,目标是在2025年实现50万辆销量规模,2030年销量达成100万辆,成为“世界级绿色智慧出行品牌”。无论是从销量结构、市场趋势还是战略重点来看,在长期内,新能源产品都将充当北汽的主力角色。
2019年北汽越野车销量为3.6万辆,同比增长约2%;北汽新能源销量达15万辆,尽管同比下滑4.69%,但在去年的新能源市场,销量下滑几乎是常态。例如比亚迪就因新能源销量的大跌,令特斯拉超越其成为全球新能源销量冠军。
而受补贴退坡影响,截至2019年底,我国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已连续六个月出现负增长。中汽协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20.6万辆,同比下降4%。这也是我国推广新能源汽车十年来,首次出现年度销量下滑。
就目前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现状而言,马仿列多次表示,欢迎特斯拉们与传统势力共同将新能源市场做大。同时他认为,在共同做大新能源汽车蛋糕这个共同目标上,国内车企同行的合作共赢将是大趋势。比如去年12月,上汽已与广汽达成深度合作,将在新能源等领域进行技术研发、资源共享等合作。
另外,在出行、技术、制造等其他方面,北汽同样在不断深化与戴姆勒、麦格纳、法雷奥、西门子等全球优秀企业的合资合作,并与华为、滴滴、百度等新兴产业链巨头紧密联手,不断充盈自己的生态圈。下一个十年,电动化与智能化将是北汽新能源制胜的关键。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发布新十年战略,东风悦达起亚5年内转型为新能源企业
回顾今年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整体发展趋势可以说是逐步复苏且稳中向好。根据中汽协的数据显示,今年9月份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3.6万辆和13.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8%和67.7%,刷新了新能源汽车的当月产销记录。就在新能源市场稳步前进的节点,11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正式下发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指引未来新能源汽车市场15年的发展方向,而此份文件距离此前征求意见稿的发布仅不到1年的时间,侧面印证了国家对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重视程度。
不过为了避免各位吃瓜群众觉得文章太长不看的尴尬,此次只挑选规划文件中重要的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明确未来新能源产业愿景
根据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愿景,预计到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整体竞争力将得到明显增强。纯电动乘用车百公里平均电耗将降至12?kWh,新能源车型的销量将达到整体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
相较于此前的征求意见稿,正式规划文件由原来新能源车型2025年25%的销售总量下降至20%,整体目标更加稳健。根据《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中的描述,其预计我国纯电动和PHEV车型将在2025年占整体汽车市场销量的15%-25%,2030年将打造30%-40%。为此,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副秘书长崔东树表示:他认为20%的目标肯定能实现,25%的目标是有希望的。
对于百公里电耗方面,此前征求意见稿中百公里电耗为11?kWh,正式文件将百公里电耗提升1?kWh。崔东树认为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不用简单的电耗约束处在初步发展的新能源总体产业,当前中国自主品牌在新能源高端化上做的不错,应该给更多的发展空间。
根据规划文件阐述,预计到203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核心技术应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质量品牌具有较强的国际行业竞争力。届时,纯电动车型将成为销售市场上的主流,公共领域将采用全面电动化,同时燃料电池汽车将逐步实现商业化应用,搭载高度自动驾驶的车型应该实现规模化覆盖,充换电网络相较于如今变得更加完善便捷。或许到那时,充电就不再是束缚新能源车远行的绊脚石,既能够促进节能减排,同时又不影响社会运行效率。
完善新能源基础设施建设
如果说新能源车型展望愿景是为我们规划了一副未来的美好蓝图,那么具体到落实层面还得看基础建设情况。规划文件指出,要加快新能源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做到科学布局,同时加强城乡建设规划、电网规划及物业管理、城市停车等各方面统筹协调能力。
居民区充电服务点方面,将积极推广有序慢充为主、应急快充为辅的充电理念。而在高速公路和城乡公共充电网络中,将加快形成适度超前、快充为主、慢充为辅的战略布局。同时鼓励开展换电模式,加强大功率充电、无线充电等新型充电技术研发,提高新能源车型充电便利性。
俗话说资本的嗅觉是最灵敏的,就在新能源规划公布第二天,充电桩概念股持续走强,截至11月3日收盘,汉宇集团、英可瑞等多股涨停,易事特、天迈科技、南京聚隆等涨幅均超过5%。
除了充电桩合理布局之外,规划文件中还指出将推进新一代无线通信网络建设,推进新一代无线通信网络建设,加快车联网无线通信(C—V2X)标准制定和技术升级。同时推进道路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升级,加强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标线、车载终端之间的互联应用,推进城市道路基础设施智能化建设改造相关标准制定和管理平台建设,为将来实现自动驾驶提前布局。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副秘书长崔东树认为,我们的薄弱短板就是产业基础能力,虽然从数据上看起来很美,但实际基础并不扎实,很多自主品牌的可控能力不足,此次规划文件要求强化产业链,恰好给各方做好产业基础能力打开了时间窗口。
提升核心技术研发实力
对于任何产业发展来说,只有打好了基础设施能力,才能够进一步提升自身实力。根据新能源规划文件中显示,未来将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深化“三纵三横”研发布局。即以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动(含增程式)汽车、燃料电池汽车为“三纵”,布局整车技术研发,提升电池管理、结构设计等安全技术水平,提高新能源车型整体综合性能。
除了车型布局之外,以动力电池与管理系统、驱动电机与电力电子、网联化与智能化技术为“三横”,探索并构建新一代电动车型驱动系统解决方案,开展动力电池与燃料电池系统的技术公关,提升关键技术、先进工艺、核心零部件等方面的研发能力。
同时未来将会加快建设共性技术创新平台,以龙头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为主的联合研发机制,从不同技术路径积极探索,提高关键技术供给能力。引导汽车、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方面的跨领域合作,建立面向未来的新能源车型、智慧能源、交通创新服务平台。
在跨界方面,目前走的较远的就是华为,前不久华为推出了智能汽车解决方案独立品牌-HI。根据华为官方介绍,HI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包括:全新的计算通信架构和五大智能系统。能够实现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智能电动、智能网联和智能车云,以及激光雷达、AR-HUD等全套的智能化部件,给各位主机厂车型未来跨领域合作打开了一扇大门。
确立“新三化”路线
此前对于不少车企而言,常常挂在嘴边都是“新四化”路线。所谓“新四化”,即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共享化。此次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文件中首次删除了共享化,文件中表示: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发展,汽车与能源、信息通信等领域加速融合,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将成为汽车产业的发展潮流和趋势。
为此,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副秘书长崔东树表示:此次删除共享化的意义很大,共享化根本不是新能源发展的目标,仅是一种商业模式,而且汽车共享在中短期是不现实的。
现实情况也应证了这一点,从共享经济开始衰落之时,除了共享单车面临倒闭潮之外,多家共享汽车企业也不堪资金、运营等重负,陆续暂停了部分或整体的共享汽车业务,甚至部分资金不足的企业已经宣告破产。所以此次规划文件中删除共享化,对于现在的用车环境来说是较为合理的取舍。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的发布,一方面代表了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长期发展的决心和力度不变,另一方面也形成了对于新能源车企及其产业链的长期利好。华西证券研究报告指出,当前新能源汽车政策支持力度有增无减,且新能源汽车目前渗透率尚处在低位,未来整体增长趋势较为明确。
对于我们消费者来说,此次规划文件的发布,意味着未来国内新能源市场将会不断完善,同时日常新能源使用便携程度以及车辆整体实力将得到大幅度增强。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未来15年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出炉,这些变化值得关注
在刚刚开幕的第十六届北京车展上,东风悦达起亚不但带来两款重磅车型,还公布了新十年战略规划,包括致力于发展成为中国电动汽车领先品牌:未来电动车型全部采用专用E-GMP平台;2025年,纯电动车型销售占比达到18%,转型成为新能源汽车企业;2030年,新能源汽车销售占比提升到30%以上。今年初,起亚汽车发布了“Plan?S”未来战略,致力于向“电动汽车和移动出行”两个方向转型。以此为基础,东风悦达起亚以“一体三翼”为行动计划,其中一体是指以明星车型为主体;未来不再推出10万元以下的新车型,电动车型全部采用专用E-GMP平台;SUV以“跑”系列命名,轿车以“凯”系列命名;每年投放一款重磅车型。三翼是指,以新能源为引领应对未来新事业;以海外出口战略推动融入全球(2018年开启海外出口业务,2019年实现出口占比和总量分别位列中国合资品牌第一、第二位;2020年1至8月海外出口1.6354万辆,同比增长8.8%);以供应链优化打造差别化的成本竞争力。
简单的说,东风悦达起亚将推出更多的纯电动车型,而且占比会逐年增加,同时不再推出低端车型,每年推出一款具有强大竞争力的产品。此外,告别繁杂的车型命名体系,轿车名均带酷,如凯酷,SUV名均带跑,如傲跑。
与此同时,东风悦达起亚还公布了未来愿景,到2025年实现量产车型的发动机全部搭载增压和CVVD技术;智能网联应用比例达到80%,智能驾驶系统应用比例达到60%,L4级无人驾驶投入量产;核心车型全部搭载混合动力系统。
发布新十年规划的同时,东风悦达起亚还带来的一款MPV车型,起亚第四代嘉华。多年前MPV嘉华曾经进入过国内市场。此次亮相的为第四代嘉华,预计明年在国内上市,也是“每年投放一款重磅车型”中的一款。
起亚第四代嘉华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大,其基于第三代i-GMP平台,车身尺寸分别为5155mm、1995mm和1740mm,轴距为3090mm,预计有六座和七座布局。外观造型方面,前脸大尺寸进气格栅与日间行车灯、LED矩阵大灯融为一体;车内为双12.3英寸液晶连屏中控,并配备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等科技配置。值得一提的是,起亚第四代嘉华将采用起亚最新的Smartstream动力架构,预计也将装备CVVD技术发动机。
与起亚第四代嘉华同台展出的还有刚刚上市的凯酷。东风悦达起亚官方数据显示,截至9月6日上市前,凯酷预售订单超过1万辆。凯酷同样基于第三代i-GMP平台,有270T(1.5T)和380T(2.0T)两种动力。其中,270T搭载全球独创第四代CVVD发动机技术,提升了动力性能及燃油经济性;380T车型最大马力为240匹。同时,凯酷配备一体式双12.3英寸大屏,并应用百度智能互联系统3.0,L2+级智能驾驶辅助系统。
东风悦达起亚总经理李峰表示,“依托起亚全球‘Plan?S’战略,东风悦达起亚确定了新十年的战略方向和发展蓝图,以‘一体三翼’为核心战略,聚焦‘TECH’打造差异化优势,加速转型升级,重回主流赛道。继新十年开篇之作凯酷之后,嘉华作为一款高品质MPV,将于明年引入国内,成为新十年第二款新车。”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公开征求意见近一年时间,11月2日,关乎未来15年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终于正式发布。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官网截图
站在新15年的起点上,本次发布的《规划》与2012年国务院发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制定的产业发展背景已然不同,目前,在我国坚持纯电驱动战略取向的引导下,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已取得巨大成就,成为世界汽车产业发展转型的重要力量之一。但与此同时,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也面临核心技术创新能力不强、质量保障体系有待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仍显滞后、产业生态尚不健全、市场竞争日益加剧等问题。为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汽车强国,面向未来15年,国家相关部门制定了本《规划》。
《规划》的发布带动了资本市场的热情,截至11月3日11时,新能源汽车板块普涨,其中,派生科技、汉宇集团、英可瑞等多只个股涨幅超过10%。美股的中国造车新势力股价涨幅较为明显,截至美东时间11月2日收盘,蔚来汽车股价涨幅8.96%,小鹏汽车股价涨幅6.91%,理想汽车股价涨幅13.44%。
来源:富途牛牛理想汽车股价波动截图
2025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目标定档“20%”
此次《规划》的征求意见稿早在2019年12月就已发布,经过近一年时间的修改与编制,《规划》与此前的征求意见稿相比,在发展趋势、总体部署等方面大致相同,但在发展愿景等方面有一些修改,如发展愿景中提到,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要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
根据此前的《规划》征求意见稿,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要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5%左右,近期发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版)》也提出,2025年,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年销量要占汽车总销量的15%-25%,由此来看,此次《规划》公布的新能源汽车销量比例低于征求意见稿中的25%,取了中间值。
盖世汽车研究院资深分析师认为,目前新能源汽车市场仍为政策驱动市场,2020年到2025年该市场将从政策驱动发展向市场驱动为主体转移,且未来新能源汽车大规模推广还有可能面临一定阻碍,如充电基础设施完善性、产业链成熟度等方面,所以降低目标能缓解这些瓶颈带来的压力,产业和市场各方面也能协同并进发展。他认为,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要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这个目标比较务实。
中汽数据有限公司数据显示,今年1-9月,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为4.56%,考虑到今年从国家到地方出台了一系列利好新能源汽车的政策等,乐观预计2020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到5%,理想状态下,2025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要达到20%对应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1.95%。
纯电动乘用车新车平均电耗目标被重视
与此前《规划》的征求意见稿相比,纯电动乘用车新车平均电耗的标准被提升到了《规划》的发展愿景中,即到2025年,我国纯电动乘用车新车平均电耗要降至12.0千瓦时/百公里,同时,《规划》删除了2025年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乘用车新车平均油耗降至2.0升/百公里的目标。
全国乘用车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规划》中的电耗目标给各类车型提供了发展空间,有利于车型多元化发展,如跑车、SUV等电耗相对高一些的车型,也能替代传统燃油车发展。
充电中的保时捷Taycan
据了解,平均电耗指的是平均电能消耗量,是按车型对应车辆数量加权计算得出的一组车辆平均电能消耗量。参考工信部日前发布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2020年第11批)车型主要参数,经盖世汽车梳理后发现,进入该《目录》的纯电动乘用车有20余款,有12款车型的工况条件下百公里耗电量高于12千瓦时,如蔚来牌换电式纯电动多用途乘用车工况条件下百公里耗电量为20.00千瓦时,ARCFOX纯电动多用途乘用车工况条件下百公里耗电量为16.3千瓦时。工况条件下百公里耗电量低于12千瓦时的车型几乎占到一半,如长城欧拉牌纯电动轿车工况条件下百公里耗电量为10.30千瓦时,比亚迪牌某纯电动轿车工况条件下百公里耗电量为11.40千瓦时。
事实上,早在《规划》的征求意见稿发布后,业内对于纯电动乘用车新车平均电耗指标就有一定争议,有观点认为,电耗不宜与油耗简单类比,设置电耗目标有可能影响智能网联汽车发展。随着智能网联化不断发展,更多的传感器等智能化器件将增加耗电量,这也会导致电动汽车电耗增加。
在此次《规划》中,盖世汽车发现,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愿景被相对弱化,相较此前的征求意见稿,《规划》删除了“到2025年,智能网联汽车新车销量占比达到30%”的目标,而是提出到2025年,高度自动驾驶汽车实现限定区域和特定场景商业化应用。
盖世汽车研究院资深分析师认为,《规划》将2025年智能网联汽车销量目标去除,或与各方对智能网联的定义不明确有关,如果把L2级别的汽车也被定义为智能网联,那今年就有可能突破30%。他认为,高度自动驾驶在限定区域和特定场景商用化比较符合我国实际情况和产业发展规律,所以《规划》还是以务实为首要出发点,修正了原先政策上的不足。
充换电设施、氢燃料建设再被提及
《规划》除了对未来15年发展愿景进行变动以外,还对充换电网络建设和氢燃料供给体系建设重点提及。在《规划》的第六章完善基础设施体系中提到,要加快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充电基础设施服务水平、鼓励商业模式创新。其中,《规划》提出,鼓励开展换电模式应用,加强智能有序充电、大功率充电、无线充电等新型充电技术研发,提高充电便利性和产品可靠性。
对此,崔东树认为,《规划》对充换电设施的提出是在强化充换电服务,对充电和换电模式有更强的指导意义。“慢充是未来发展方向,快充也要建立体系,换电模式有场景的特殊性,重视程度也明显提升了。”崔东树说。
来源:蔚来汽车
在氢燃料供给体系建设方面,《规划》提出,要提高氢燃料制储运经济性。因地制宜开展工业副产氢及可再生能源制氢技术应用,加快推进先进适用储氢材料产业化。开展高压气态、深冷气态、低温液态及固态等多种形式储运技术示范应用,探索建设氢燃料运输管道,逐步降低氢燃料储运成本。健全氢燃料制储运、加注等标准体系。加强氢燃料安全研究,强化全链条安全监管。
此外,还将推进加氢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完善加氢基础设施的管理规范。引导企业根据氢燃料供给、消费需求等合理布局加氢基础设施,提升安全运行水平。
有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已有36个城市公布氢能发展规划与政策,另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已建成74座加氢站,在建32座,预计2020年加氢站保有量将超过100座。
结语:
当前,新能源汽车已成为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发展的主要方向和促进世界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引擎,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也正处于加速发展的新阶段。从《规划》总体来看,未来15年部署的总体思路仍然坚持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的发展方向,同时对现有发展中暴露的问题进行完善和提高,如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要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提升产业基础能力,构建新型产业生态,完善基础设施体系等。总体而言,《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指明了未来15年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和目标,有利于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加快建设汽车强国。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今天关于“新能源汽车十年规划”的探讨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更深入地了解“新能源汽车十年规划”,并从我的答案中找到一些灵感。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